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
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之一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 |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 |
C.大量排放C0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
D.引进外来物种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
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375倍 | B.1.875倍 |
C.1.273倍 | D.0.575倍 |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
B.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
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