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小农经济不能顺应世界经济潮流 |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
C.外国商品质优价廉,深受中国人喜爱 |
D.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政府官员非常恐惧 |
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 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个体农业+家庭手工业②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地主阶级+近代企业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史实 |
推论 |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
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
A.l个 B.2个 C.3个 D.4个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