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
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人体健康 |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人体缺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③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 |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
C.“低碳经济”的措施 |
D.日常生活经验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 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
芯片是电脑“智能”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反应:SiO2 + 2CSi +2X↑,同学们经过分析得到以下信息:①X的化学式为CO2;②该反应是置换反应;③该反应中最小微粒是Si、O和C;④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为O和C.
以上信息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实验前恰当处理实验仪器和用品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用烧杯需要干燥 |
B.进行过滤操作,需先将滤纸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 |
C.做铝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铝条需要用砂纸打磨 |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先将试纸用水润湿 |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
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