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
下图中,各级城市与R1、R2、R3所示服务半径对应正确的是 ( )
①乡镇—R1,县城—R2,地级市—R3 ②高台县—R3,张掖市—R2,兰州市—R1
③北京市—R1,兰州市—R2,张掖市—R3④省会—R3,地级市—R2,县城—R1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南方某特大城市居住、工业仓储、商业办公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三条曲线分别是
A.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 |
B.居民住宅区、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 |
C.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居民住宅区 |
D.商业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 |
下列关于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4千米范围内,三类用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居住用地大于工业仓储用地 |
B.4-7千米,三类用地比例呈现减少趋势,工业仓储用地开始超过居住用地 |
C.8—10千米,居住用地相对比例最高,趋势先增后减,商业用地高于工业用地 |
D.11—19千米,工业用地比例超过商业和居住用地,且居住用地大于商业用地 |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 | B.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 |
C.地价最高的是c | D.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
以下地理事项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 | B.高级住宅区 |
C.疗养院 | D.中心商务区 |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完成以下问题。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取决于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
C.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
读M、N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以下问题。
年龄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M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
N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M地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775% | B.0.675% |
C.0.885% | D.1.333%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M地人口数据表示发展中国家,N地数据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组死亡率M小于N,因此死亡总人口也是M小于N |
C.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
D.M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主要原因是M地老年人口比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