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
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
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泥沙含量更丰富 |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 |
C.甲河流量更大 |
D.乙河入湖口较深 |
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
C.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
D.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第下列问题。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 | C.季风 | D.洋流 |
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热带雨林带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岛屿最长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南流向西北 | B.自西南流向东北 |
C.自西北流向东南 | D.自东北流向西南再转向东南 |
关于图中岛屿沼泽地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气温不高,蒸发较弱 |
B.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
C.河流容易产生凌汛,水经常溢出河道 |
D.地势地平,排水不畅 |
图中莱城4—9月的降水量远超过10月—来年3月,其主要原因是
A.4—9月,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B.10月—来年3月,地处赤道无风带,无法形成有效降水 |
C.4—9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
D.10月—来年3月,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 |
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A.③④②① | B.④③①② | C.①③④② | D.④②①③ |
图中岛屿在冬季降水量最多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L | B.Q | C.K | D.N |
图中济州与我国的上海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A.180km | B.280km | C.480 km | D.880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