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B.Fl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观察了雄性果蝇体内的处于分裂后期的3个细胞并作如下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细胞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数
着丝点分裂情况
a

4

b

2

c

2

A.细胞a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相同
B.三个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分别是16、16、8
C.只有细胞c中可能含有2条同型的Y染色体
D.表格中的“?”处填写的均为分裂

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
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
C.物种A幼根的成熟区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细胞结构很复杂,但没有一个结构是多余的,其中溶酶体和液泡是真核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下列有关溶酶体和液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能分解衰老的线粒体,分解产物有些可被细胞再利用
B.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个体发育和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C.豆芽的挺拔与液泡有关
D.液泡内的色素可以参与光合作用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④⑤ B.②⑤ C.①④ D.①⑤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因而不能生长
B.鲜花切离花株后及时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可以延长保鲜期
C.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D.生产啤酒时用脱落酸处理大麦,可降低生产成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