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犀利哥”、“2012”、“XX帝”、“蜗居”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
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B.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 D.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回答2-3题。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
国悠久的历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09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②某省发现的大片原始森林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在我国随处可见“洋货“ ,外国市场也是满眼的”MADE IN CHIN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为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以下同学发言中正确的有:
甲: “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乙: “经济全球化实际就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各国都无法置身其外。”
丙: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丁: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受益。”
A.丙 丁 | B.乙 丙 | C.甲 丁 | D.甲 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