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一种解读说人们只有在首先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其中也包括政治参与活动。这种解读说明
| A.政治参与活动是建立在其他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
| B.政治参与意识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穿问题 |
| C.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 D.发展经济是公民政治素养提升的唯一途径 |
央视日前曝光山东一些养鸡场违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养殖肉鸡,将“速生鸡”提供给快餐企业,刺激着已被地沟油、瘦肉精折磨的公众神经。这反映出市场调节的弊端是 ( )
| A.自发性 | B.盲目性 |
| C.滞后性 | D.万能性 |
小张的父母积攒了1O万元钱,上高一的小张替父母拟订了一份投资计划:2万元购买国债,2万元购买金融债券,3万元存入银行定期储蓄,2万元购买股票,1万元购买人身保险。回答题。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 A.3万元定期储蓄的利率高于2万元金融债券利率 |
| B.2万元股票的收益一定最高 |
| C.2万元国债的风险最小 |
| D.购买人寿保险不能获得收益 |
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收入属于 ( )
| A.按劳分配 | B.按劳动要素分配 |
|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 D.按资本要素分配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
|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
|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
|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这一比喻说明( )
|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
| 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
| 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 |
| 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
在中央财政收支形势紧张的情况下,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高达7 284、63亿元,增加1 653、34亿元,增长了29、4%。这反映出()
| A.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越多越好 |
| B.经济发展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 |
|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 D.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