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温家宝说,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己任。中国将继续寻求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深圳曾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世界, “而立之年”的深圳有很多成熟的喜悦,也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一是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二是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三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改革仍有待深化。
简要分析深圳“而立之年”遇到的困难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为此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解决上述材料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日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制约消费率提高的各种不利因素,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结合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谈淡为什么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
(2)结合实际,你认为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简要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哲学依据。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载人航天飞行实践中,我国航天人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这是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