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用50%酒精处理花生子叶,其目的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③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进入细胞内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ATP
④DNA分子复制方式的研究和摩尔根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⑤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右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蓝藻和绿藻中结构③的形成与结构⑥有关 | B.结构①和⑤存在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
C.一定含磷元素的细胞器是①③④⑤ | D.能实现遗传信息转录的是①、③和⑦ |
普通栽培稻是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株普通栽培稻都含有其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
B.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C.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发生改变 |
D.普通野生稻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
2011年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这种用于治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
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
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