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 6 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 24h 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 6 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号装置,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 5 号和 6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耐热性的DNA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
(3)由A和载体B拼接形成的C通常称为。
(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Ca2+处理D,其目的是。
(10分)科学家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禽流感病毒,用以生产可以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图中A~F分别表示生物技术或细胞名称,请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的细胞,C过程不同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常用诱导因素是。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能形成3种类型的D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填特点)的E细胞用于培养。
(3)将筛选出的E细胞注射到小鼠的内增殖,即可从小鼠的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每空2分)
(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必须通入O2和CO2,通入CO2的目的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
结合配子的发生及受精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精子细胞经变形后,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顶体酶能协助精子依次穿过卵子的和。
(2)某动物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过程已完成。
(3)精子与卵子在相遇,当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称为。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膜后,立即发生,阻止多精入卵。当,受精过程至此结束。
下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②应使用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壁。
(2)过程③叫做,该过程常用的诱导方法是。
(3)过程④是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4)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该过程先诱导细胞分裂形成,再由它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5)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个染色体;若对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个染色体,若要得到可育的番茄一马铃薯,必须用来处理幼苗。这两种方法相比,体细胞杂变方法的优点。
(10分)某质粒上有SalⅠ、Hind 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同时还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利用此质粒获得转基因抗盐烟草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两种限制酶对进行切割,然后进行连接,以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每空2分)
(2)为筛选出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理由是。
(3)将转入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技术,即通过和两个主要过程最终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