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AB间接入正弦交流电,AB间电压,通过理想变压器和二极管D1、D2给阻值R=20Ω的纯电阻负载供电,已知D1,D2为相同的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O,反向电阻无穷大),变压器原线圈n1=110匝,副线圈n2=20匝,Q为副线圈正中央抽头。为保证安全,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值时,会将二极管击穿,使其失去单向导电能力)至少为U0,设电阻R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则有
A.![]() |
B.![]() |
C.![]() |
D.![]() |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 |
B.![]() |
C.![]() |
D.![]() |
一个氢原子从n = 3能级跃迁到n = 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 D.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
“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 = 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A.![]() |
B.![]() |
C.2eh | D.![]() |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A.从n = 4能级跃迁到n = 3能级比从n = 3能级跃迁到n = 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
B.从n = 5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比从n = 5能级跃迁到n = 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