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自西向东做匀速圆周运动,每90 min转一圈.航天员在轨道舱做了许多科学实验,着地前1.5 m返回舱底座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使返回舱减速下降,实现软着陆,“神舟”七号航天实验圆满完成.下列关于“神舟”七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在24 h内可以见到日出的次数应为16次 |
B.“神舟”七号的轨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
C.“神舟”七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D.在着地前1.5 m内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
如图为某质点的v-t图像,有位同学根据图像得出了下述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t2时刻,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
B.在t4时刻,质点回到出发点 |
C.在0~t2与t2~t4这两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 |
D.在t1~t2与t2~t3这两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 B.20 m |
C.30 m | D.40 m |
为提高百米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 m/s |
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不能确定 |
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 m/s |
D.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26 m/s |
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 )
A.一定是静止的 |
B.一定是运动的 |
C.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 |
D.无法判断 |
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
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 |
C.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倒的危险 |
D.计算汽车从上海开往广州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