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公
民大会每年召开数十次,其中10次“主要会议”有一项固定议题:审查在任公职人员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材料中所说的“10次会议”有权审查公职人员但无权决定公职人员的去留
③雅典的公职人员始终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④雅典的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必须对社会负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刻有雅典政治家铁米斯托克里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确定为14人刻写。可见“陶片放逐法” ()
| A.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 | B.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
| C.是打击民主政敌的手段 | D.臣民已上升为社会公民 |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 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
| 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 D.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
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认为,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全球通史》书中也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走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冷战世界。”这反映了()
| A.冷战是由中苏结盟而引发的 |
| B.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取决于中苏两国 |
| C.中美关系缓和促使冷战结束 |
| D.中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 |
《危机中的变革》书中说:“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面对“基本分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突破了封建范畴,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
| B.中华民族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 D.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始向西方学习 |
下表历史分析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 B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 C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新建速度和规模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 D |
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实现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的转变 |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