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某地各项项目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近三年平均降水量
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当年水旱灾害次数
粮食总产量
1956年
30%
3.33万公顷
850毫米
23摄氏度
2%
0
1亿吨
1975年
5%
4.47万公顷
680毫米
30摄氏度
12%
3
0.875亿吨

(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的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暴雨增多;  
③进一步毁林开荒;  ④洪水灾害增多

(2)结合上表和框图,解释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左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右为建坝后河床剖面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3)若该区域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请用“一”标注坝址位置,说明选择的理由。分析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环境保护】
材料一中国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简析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提出我国保护现有耕地的主要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路径及年等次数线分布图。

(1)比较A地与B地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指出寒潮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危害。

【旅游地理】
2014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一个上百人的大型中国旅游团来到南极长城站参观旅游,尽管长城站科学考察队员科研任务很重,但还是安排了专人接待,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我国并未将南极洲列入公民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条例也一直空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南极旅游,诸多问题随之出现。
分析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缅甸翡翠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缅甸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经变质而形成。清代,主要是人工在旱季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右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被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过程。
(2)判断翡翠产区7月份的盛行风向,并分析成因。
(3)说明使用大型机械采集“水石”,对当地经济、生态的影响。
(4)分析缅甸限制翡翠原料出口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