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在横线上填入两个相应木牌的内容。
某大学从宿舍楼通往餐厅的路边有一长方形的园圃,不知从哪天起,沿着这长方形的对角线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一天一天清晰起来。后来,小路的两端多了几块木牌: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文系
“ 。”—— 系
“ 。”—— 系
“从内侧超越,犯规!”——体育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⑴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⑵“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⑶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
1起句中的“飞”字用的十分传神,请结合“飞花”两句说说“飞”字好在何处。
答:
2这首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赏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
夕次①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次:停泊;逗:停留。
(1)全诗紧扣“夕”字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听钟未眠客”中“客”指何人?请结合诗句分析“客”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