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使人们从利用自然火转变为利用人工火.  (   )
2.柴薪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能源,一直使用至今,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它( )
3.由于摩擦而散失在空气中的能量,虽然没有消失,但也不能被我们所利用.    (  )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少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
(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少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在物理实验中,往往要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

A.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
B.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
C.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的电流
D.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质量与体积

如图所示,小明将看3D电影的两只镜片P、Q平行放置,把发光的白炽灯放在P的左边,分别在A(PQ之间)、B(Q右侧)两处透过镜片观察白炽灯.旋转P,A处亮度不变,B处亮度变化明显.把白炽灯换成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器,旋转P,A、B两处的亮度均变化明显.下列推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白炽灯发出的光与液晶显示器发出的光性质相同
B.在A、B处观察到白炽灯通过镜片的光的性质相同
C.在B处观察到液晶显示器通过镜片的光,与白炽灯发出的光性质相同
D.在A处观察到白炽灯通过镜片的光,与液晶显示器发出的光性质相同

手边现有三节新的干电池,一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50Ω、1A)、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导线和开关若干.利用这些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B.探究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C.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