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
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中②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图中主要反映的自然带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我国东部某校学生在进行野外研究性学习时.在下列各地依据地质工作者发现的不同古生物化石,绘制了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E-D-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断块山

通过考察,学生做出了如下记录,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该处地下的褶皱构造(图上未画出)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该地岩层主要是沉积岩
C.D处岩层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
D.A-B-C之间的地质构造底部适合修建隧道

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題。

甲地洋流()

A.向北流 B.是寒流
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D.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增湿作用

甲地及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区,主要原因是()

A.地处海陆交界地带 B.地处板块交界地带
C.沿岸地形复杂 D.沿海大陆架狭窄

读表 “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问题。

造成该周北京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该天气系统可能给北京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寒潮 C.洪涝 D.台风

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①大风加重污染②低温造成冻害③降雪影响交通④浓雾阻碍出行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风带的风向为()

A.南风 B.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此季节,位于大陆西岸的甲地()

A.气候炎热干燥 B.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D.有太阳直射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