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以下哪几种观念
①和平、反对战争运动高涨 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
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④民族复仇主义思潮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张扬民主意识 | B.实现民族独立 |
C.结束专制独裁 | D.确立民主宪政 |
20世纪初,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某班同学就东京成为重要阵地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提出了以下意见,较为恰当的是
A.东京是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地 |
B.当时日本明治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
C.中国和日本相似的国情使许多日本人支持中国革命 |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人物孙中山当时在日本东京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 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弧洲最西化的国家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