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和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等位基因 |
B.两个杂合子杂交后代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C.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不是纯合子 |
D.显性性状不一定稳定遗传 |
一对等位基因最可能位于( )
A.一个四分体上 |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
C.一个双链DNA分子上 | D.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
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 )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
C.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 D.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
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已标明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假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 |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4a |
D.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A.1:1 | B.1:2 | C.1:3 | D.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