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①。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
塘自碧。
【注】①寒食:即寒食节,宋时有郊游踏青的习俗。上片末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上片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岑寂”?
虚实结合能较好地表达情感,请结合这首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闻砧①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
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这首词上阙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根据诗句简要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