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悼念文章布满各地大小报纸。有个叫卢绍稷的人,发表了《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不及,理所应当尊为国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领奖者为什么强调“真正应该领奖的是甘地本人”?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孙中山、华盛顿被称为“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甘地和孙中山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给你相同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
——摘自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中国的家族社会有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并且强调家庭和宗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清末最后十年里,这一基础摇摇欲坠。儒家思想中诸如家庭忠义、孝道、贞节、三纲五常等观念已被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观念代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国家的一员,而且个人拥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长者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开始宣布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并把儒家教导的各种合理关系,斥之为过时的和封建的,家长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一人户 |
11.85 |
8.46 |
12.12 |
14.13 |
二人户 |
12.43 |
14.27 |
23.51 |
28.67 |
三人户 |
20.67 |
33.5 |
39.58 |
37.57 |
四人户 |
23.22 |
24.1 |
14.31 |
11.11 |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
31.83 |
19.67 |
10.48 |
8.52 |
——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大家庭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家庭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家庭的发展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耳其政府采取了限制外国资本的政策,它用赎买的方式将一些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外国企业,如铁路和公用事业部门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一批国营企业……
——摘自高等教育·专业基础教材《西亚病夫的崛起》
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材料二 1924年,他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后来他又说:“中国今日单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以制造国家资本,才可解决之。”
——摘自《孙中山国家资本思想及其对南京国民政府国有经济政策的影响》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土耳其改革经济政策产生的原因及成效。
(2)概括材料一、二思想的共同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孟德斯鸠)批评共和政体容易走向“极端平等”,形成许多小暴君”,……主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也就是受国家基本法律约束的君主执政。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盛赞英国的政治制度用法律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发展,使国力日益强盛……
——摘自王美芝《浅析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总统统帅武装部队。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摘自周一良昊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关于“政体”的主张。从政治的角度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内外因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英法两国确立不同政体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摘自《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永远地解放了人民”的举措。据材料二概括法令实施后所带来的变化。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的不同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次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各国经济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的这种更为核心的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这种位置和角色的现象之一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至少直到1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1860年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表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欧洲其他国家 |
世界其他地区 |
所占比例 |
25% |
11% |
9% |
24% |
31% |
——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等资料改编
材料三……而首先是美国在战后初期就上升到称霸世界的峰巅。美国是交战国中唯一没有遭到战火破坏的大国,而且通过战争获利甚大,国力得到空前加强。当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53.4%(1 948),出口贸易32.4%(1947)和黄金储备的74.5%(1 948),以及世界谷物收获量的1/3。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1)据材料一,概括贡德·弗兰克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美国巩固经济霸主地位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的客观进步作用。
(4)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说:“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主席讲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