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
①a=b+3;②a+b=8;③a+b=30;④a=b+8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X |
Y |
Z |
|
A. |
酸 |
化合物 |
纯净物 |
B. |
电解质 |
盐 |
化合物 |
C. |
胶体 |
分散系 |
物质 |
D. |
碱性氧化物 |
氧化物 |
化合物 |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 |
B.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
C.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