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取名往往带有时代的特定烙印。下列哪一组最能反应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 )
A.建国、建新、抗美、解放 | B.学峰、向红、文革、爱武 |
C.学军、卫东、逢春、新生 | D.安娜、勤富、小康、求知 |
1867年(同治六年),崇厚于天津设军火机器总局,1870年(同治九年)李鸿章接办,改名为天津机器制造局。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该局是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之一。崇厚.李鸿章办天津机器制造局,“就其主观动机两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越出旧轨的倾向。”(陈旭麓言)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倾向”的本质含义是()
A.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的人才 |
C.引进了西方大量的机器设备 |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 B.土地改革的进行 |
C.一五计划的实施 |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1912年,章太炎在传媒上刊登了《征婚广告》。广告对女方提出了三条要求: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征婚行为本身反映了追求婚姻自由的风气 |
B.征婚内容带有明显的封建传统思想的痕迹 |
C.强调女性“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说明当时掀起扫盲运动 |
D.这种现象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专制制度的衰落 |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民主思想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