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首歌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

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建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讲话
C.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判断这来自毛泽东的哪一著作?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孙中山认为:“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为此,他主张必须进行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民主革命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钱病鹤先生于1909年创作的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对其表达的寓意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人们只关心铁路的经济利益
B.对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强烈不满
C.具有反帝和反对清政府的鲜明政治倾向
D.列强争夺中国筑路权促进中国铁路业的发展

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指出其变化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元)
工人(人数)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19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促进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奠定基础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其主张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