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 
|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的溶解度 |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B.尼龙C.羊毛D.蚕丝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氧气液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B.露天焚烧农田秸秆
C.深埋处理废旧电池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g  | 
   
     30  | 
   
     3  | 
   
     6  | 
   
     8  | 
  
| 
     反应后质量/g  | 
   
     16  | 
   
     m  | 
   
     4  | 
   
     24  | 
  
A.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不同
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可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C.利用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可区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食盐水三种无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