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
|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的溶解度 |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
| B.电解一定量的水 |
| C.一定质量的镁粉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等物质可以防止铁生锈 | B.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是一种合金 |
| C.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素” | D.合金的熔点一定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
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l)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I+5H2SO4(浓)═ 4I2+4X+H2S↑+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 A.Na2S | B.Na2SO3 | C.NaOH | D.Na2SO4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A.(NH4)2S表示硫酸铵 |
| B.H2表示两个氢原子 |
| C.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
| D.在SO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依次降低 |
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