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0年9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步调一致,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保供给促增收,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里也盛着市民的支出,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大增。因此,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
材料二:国内多地柴油供应紧张,使企业生产能力下降,给整个生产供应链运行带来影响。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加强对市场的管理。2010年11月23日,发改委查处了6家高价销售柴油企业,打击违法高价售油的企业,保证经济的正常进行。
(1)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国务院《通知》调控物价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打击违法高价售油企业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0月26日,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往事》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后吸收了青阳腔、徽剧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近代,黄梅戏借助荧幕大放异彩,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1)结合材料,简述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材料二:黄梅戏虽为观众喜爱,但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审美取向。为了让传统黄梅戏焕发新生,以韩再芬为代表的一些人正努力前行。树立品牌——“再芬黄梅”,革新内容,打乱精品;唱腔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用交响乐、电影手法等现代元素嵌入,用市场化动作传播等推动黄梅戏新发展。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努力让传统黄梅戏焕发新生做法的依据。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以韩再芬为代表的一些人如何推动黄梅戏的新发展?

材料一:收入分配改革事关各方切身利益,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0月21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国经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上表示,由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制定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待批。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财富增长很快,然而长期来看,我国劳动者报酬偏低、国民收入分配向国家和资本倾斜等问题仍较突出,因此而积蓄的社会矛盾与风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所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249拉大到2008年的0.47。因此,改革分配制度、调整利益失衡已成为社会共识。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维护社会公平?(8分)

材料一2012年国际粮食价格持续高位振荡,国内市场受供求关系、托市政策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价格持续上扬。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这一好消息为稳定后市价格起到积极作用。纵观新一年粮价,稳步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材料二“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它也真切地反映了全球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忧虑。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耕地面积有缩小趋势。同时,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也不断攀升。
(1)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的粮食价格为什么会不断攀升。(8分)
(2)政府应如何应对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

探究题:
网络已深入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请你据此进行探究。
材料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惠芬说:“中国社会日趋多元,文化也日趋多元,网络当然也不例外,网络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
材料二“网络文化”就文化品位本身而言,它追求简洁、快速、便利、简单化、标准化,因此媚俗的、趋同的、从众的、功利的文化应运而生。与这种文化品位相伴随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解和日益缺失,尤其是主流文化影响弱化。在网络世界里,感官的刺激与快餐式的大白话文字都可能使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变得越来越肤浅。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探究网络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请回答:
(1)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
(2)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