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狗的毛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 B )、褐毛(aaB )、红毛(A bb)和黄毛(aabb)。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只黑毛雌狗与一只褐毛雄狗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毛、红毛、黄毛的三种表现型,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                  ;若子代中的黑毛雌狗与黄毛雄狗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性的概率为                
(2)有一只小狗的基因型如下图1所示。
①图1中,基因Aa与基因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基因Aa与基因     构成非等位基因。
②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图2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我们把这种变异称为                   
③若图3所示极体与图2所示卵细胞来自同一次级卵母细胞,请把图3中的基因填写完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0分)根据各类微生物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有关内容。(注:圆褐固氮菌能自生固氮)
⑴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
⑶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______________
⑷用加了较高浓度NaCl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_________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
⑸利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________色并带有 的是____________,挑取该菌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鉴别培养来确定。
⑹在无氧条件下培养混合菌,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抑制___________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生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____________

(共9分)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3)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填标号)。
(4)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细胞,原因是
(5)将C放入1 mol/L的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收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

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将KIFⅡ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
(2)在过程②中,用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 CO2与95%空气的混合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
(3)在过程③中,用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去核处理。
(4)在胚胎移植前,通过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

(7分)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图2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装置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图3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CO2速率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③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物质①在细胞器b内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阶段的反应。
(2)图1所示细胞吸收K需要载体协助和⑤,⑤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3)图2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速率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填是、否)。
(4)图3中如果棉叶在时间C、F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且均为36 mg/dm2·h,则棉叶在时间A、C、F的呼吸强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连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