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如图所示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          _____。
(3)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处于饥饿状态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明显增加。
(4)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中。与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             ,产生该物质的细胞可由            增殖分化形成,该细胞增殖分化的必要条件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每空2分,共14分)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分析石刁柏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条染色体;若一株石刁柏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最可能是亲代中植株的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所致。
(2)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3)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4)请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应选植株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大规模生产。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mg/h,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③结果分析:
II、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②若已证明该变异源于基因突变,根据这对有毛鼠的多次杂交后代,还可判定无毛基因不是细胞质基因,其依据是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黄毛尾正常
灰毛尾弯曲
灰毛尾正常

2/12
2/12
1/12
1/12

4/12
0
2/12
0

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母本的基因型是
③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④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鼠弯曲雌鼠占的比例为

图-甲图表示用某种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从甲图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使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
(2)甲图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乙图中D、E两个种群之间通过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
(3)在乙图中,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E→C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中进行。
(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此相符合的行为有哪些?(写两点)
;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