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 L 0.3 mol·L-1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至溶液增重8.8 g(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呈碱性 |
| B.取20mL所得溶液,甲基橙做指示剂,用0.2 mol·L-1的HCl 进行滴定,消耗HCl的体积为10mL |
| C.c(Na+) + c(H+) =" 2" c(CO32-) + c(HCO3-) + c(OH-) |
| D.2c(Na+) = 3[c(CO32-) + c(HCO3-) + c(H2CO3)] |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
| B.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
| C.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小 |
|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
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方法是将氯气通过管子灌入鼠洞。这是利用了氯气
①是黄绿色气体 ②能溶于水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密度大约是空气的2.5倍
| A.③④ | B.③⑤ | C.① | D.②③ |
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一种X-离子(X-为Cl-、Br-、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过量的氯水,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加丙溶液颜色变为蓝色,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Cl-、Br-、I- | B.Br-、I-、Cl- | C.I-、Cl-、Br- | D.Br-、Cl-、I-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
已知:①向KMnO4固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Cl2>Fe3+>I2 |
|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