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2010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较1954年偏少,但洪水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高于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灾情严重。回答10、11题。2010年与1954年相比,长江洪水
A.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变浅、水域变小 |
B.洪峰量大是由于受强热带低压控制 |
C.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是由于流域面积扩大 |
D.造成的人员伤亡少是由于流域人口减少 |
能够实时反映洪水淹没范围的技术手段是
A.GIS | B.RS | C.GSM | D.GPS |
图5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8、9题。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高 |
B.开普敦温和多雨 |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 |
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 |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
C.甲图正确反映了②山脉的形成过程 |
D.③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
图4为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由图可知,从1950年至1995年
A.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B.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
C.北美洲死亡率下降最快 |
D.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
图3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读图回答4~6题。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美国东南部 | B.澳大利亚东南部 | C.巴西北部 | D.秘鲁西部 |
该地区调水
A.属于流域内调水 | B.导致甲地区蒸发减弱 |
C.使乙地区降水减少 | D.影响乙地区的生态平衡 |
目前,甲农业区
A.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水源 |
B.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
C.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 |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 |
图2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地 |
B.一年中甲地比乙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 |
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
D.从夏至到秋分乙地比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