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示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
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②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读图,回答下题。我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
A.茶叶 | B.黄麻 |
C.棉花 | D.甘蔗 |
①②③④四城市中,IT产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示为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题。该国()
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
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
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
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8℃ | B.16℃ |
C.14℃ | D.10℃ |
读图,完成下题。图中N与Q相比的气温较高,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 | 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
C.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 D.地形为平原,地势较低 |
丁海湾海水较深,其形成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裂谷 |
B.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
C.位于大陆板块内部,形成断层 |
D.位于海洋板块内部,形成断层 |
下列有关输油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穿过地区冻土广布,生态脆弱 | B.气候寒冷,交通不便 |
C.石油输往北部,便于海上运输 | D.地势起伏大,穿越山河 |
读图,回答下题。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 B.硬叶林→草原→荒漠 |
C.落叶林→草原→荒漠 | D.雨林→草原→荒漠 |
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12月至次年2月 | B.3~5月 |
C.6~8月 | D.9~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