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加速封建化进程 ④都有利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20世纪初,有一个名叫塔贝尔的记者,她的父亲是一个小石油生产商,在洛克菲勒的垄断面前,不堪竞争,遭受排挤,最终倾家荡产。她用亲眼目睹的事实发表了长篇系列报道,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共鸣。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妨碍了自由竞争,并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拆分成40个小公司。材料表明
A.垄断已经阻碍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自由主义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
C.垄断组织在美国失去了法律地位 |
D.美国试图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
具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是国与国之间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 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流行,全球贸易额由此大幅上升。以下属于现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诞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A.工业革命在欧美的逐渐扩展 |
B.提倡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
据报道,“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优先选择……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基准性货币篮子,不过,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近年来……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对这种“怀念”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 |
B.希望稳定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
C.盼望重建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
D.主张提高欧元的世界影响力 |
下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
A.法国推动欧洲各国密切联系 | B.欧共体各国联合抗衡美苏 |
C.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 | D.欧洲的北约盟国依附于法国 |
下图是《1950-1984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对图中各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推动了两国粮产量的增长 |
B.b阶段: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两国粮产量的大幅回落 |
C.c阶段:受欧美经济的影响,苏联粮产量出现连续波动 |
D.d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