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3)从孙中山的评论中,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要想了解18世纪的英国政治状况,可以从当时英国国会议员艾格蒙特勋爵的日记中去寻找。阅读下列材料:
1730年3月25日,星期三。——今天我听说议员讨论汤玛斯·爱斯顿爵士的当选问题直到夜晚十一点钟,当布列列顿的朋友们看到情势发展于他不利时,便提议把辩论退迟,但汤玛斯爵士的朋友们则让辩论继续进行下去,一二零票对九九票。事情过后,对方一哄而散,但是汤玛斯爵士正式当选这一主要问题却在无人反对之下通过。罗伯特·渥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其目的是想影响议院来帮助布列列顿,但他发现在某些场合,他无法达到目的;正是由于他的卑劣(一位首相在援助和热心支持声名狼藉的人,尽管他们的理由是如此不合理,而仍然替他们辩护时所表现的那种卑鄙,竟去反对体面的、出生富贵的、与富有的人们,并反对存在于人身上的这种品质),让他招致了这么多的反感;以前,当首相过问任何事情时,他都是郑重其事,而且好像总是要顾到王座的光荣与利益似的,但是现在渥波尔爵士,正如古代的供人避难的祭坛一样,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同时,外间虽然知道这些家伙毫无价值(如果不必说成更坏的话),都在忿怒地看着他们所受到的重视和宠信超过那些有品格的与富有的人们,并且伪饰地赢得王座的好感,这事使占全国大多数的缺少经验的人们对王座本身产生了不好的观感;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但是这位首相,照我们看来,对任何人都没有表现过对这些专事阿谀奉承的小人那样大的关怀,为了他们,他甚至拿他的人格和他的高尚的地位,在反对王国中的老资格的上等人士中;与在那些有着是与非的分界的事件中,在他的国人面前——就是在国会中……来作押注。
——《英国史文献》,第10卷,伦敦,1957年,第127-128页。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18世纪英国已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状况怎样?
(2)艾格蒙特勋爵在他的日记中,怎样指责当时首相渥波尔的?他们之间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3)在两派议员的斗争中,英王持何种态度?导致英王采取这一态度的法律基础是什么?
众所周知,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其实现主要有两个途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与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
——摘自《东华录》(清)
【材料三】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在18世纪时,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各有什么明显不同?
(3)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图一《民报》图二《大总统誓词》图三《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1)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斐逊。结合图片,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你认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3)从孙中山的这些贡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吸收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容
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⑵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民报》图二《大总统誓词》图三《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斐逊。结合图片,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你认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3)从孙中山的这些贡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吸收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