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中,北美和印度成为英法争夺的主要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是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B.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
C.居于东西方交通要道,商业地位重要 | D.当地较落后,易于控制 |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
C.民主历程历经艰难 |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获得更多权利 |
2015年5月8日,戴维·卡梅伦在英国大选中胜出,成为英国第54任首相。他曾在公开场合自称是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超级粉丝。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得以完善 |
B.首相对国王负责 |
C.当今首相卡梅伦一定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
D.卡梅伦上台组阁需要英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 |
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A.③②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据学者统计,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的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几十年中,日本翻译中国的书籍仅有16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中日交恶,文化交流锐减 |
B.中国已经落后,日本不再以华为师 |
C.中国战败之后,不再向日传输先进文化 |
D.日本崇尚西学,中文翻译人才匮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