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 |
B.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大 |
C.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 |
D.地球环境质量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人种问题造成的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问题。①工程主要是解决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
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
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 | B.发电 | C.灌溉 | D.航运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问题。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盐碱化④空气污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
2011年1月12日,“北斗”系统卫星总设计师谢军在北京表示,今年中国将再发射4颗,2012年发射5颗,“北斗”系统已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据此回答
下列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
D.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
要实时监测火灾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且制作出电子地图供公众查阅以尽快了火情,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①GIS ②GPS ③RS ④IT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