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力。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带 B_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_带 D_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3)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则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西部。该县历史悠久,胜景荟萃,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多处;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类型多样 ,品位较高。近年来,经大规模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驼梁、西柏坡和天台山等著名景区。目前西柏坡至石家庄市区实现了全程高速,北京方向游客可以从京昆高速、山西方向游客可以从石太高速直接转到西柏坡高速。平山县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格局。
材料二下图示意平山县旅游景点分布
(1)说出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4分)
(2)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高的原因。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3年11月13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效应。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3)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化带的意义。
(6)如果某天该市从烟囱吹出的烟都向下飘,则可能是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此时图示环流会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为“苏北、苏中、苏南面积比重、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苏南地区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材料三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为苏北、苏中、苏南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遇。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市提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将促使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飞跃。
(1)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_。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