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在城市改造与建设中,重视对城区中心历史文化的保护。该市对“明教寺”、“逍遥津”、‘包公墓园”、“李鸿章故居”等名胜古迹不是一刀切的拆除,而是实施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改造以构建和谐美好城市。该市这种处理方式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人们可以从客观事物的多样属性中获取新的价值观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存在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③城市改造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①能促使实践主体能动地创造客体②将提高实践主体改造和驾驭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③会引导实践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④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实践主体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两种观点
A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都阐明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B都是错误的,两种观点都割裂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C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只是就内外因的一方面而立论
D都是片面的,两种观点都忽略了内外因的另一个方面
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有
①满招损,谦受益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③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人生万物,万物生和!”在大千世界的轮回变幻中无论是生命的哲学还是生存的伦理都互通有无,我国伟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这种哲学视点在文学意境中的反应分为两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强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谓之“有我之境”;情感比较含畜,不动声色的意境为“无我之境”)下列能引发读者深刻的极致共鸣的是
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