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在某日12时(当地区时)从下图中的城市①乘火车前往城市②,于四天后的12时(当地区时)到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火车行驶的时间约为(   )        

A.92小时 B.96小时 C.100小时 D.104小时

到达②的这一天,①、②两城的正午太阳高度约相差(   )    

A.16° B.23°26′ C.4° D.8°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楔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R3区域主要属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右图中R1、R2 、R3三个圆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且R1<R2<R3,据图完成问题。

与三个城市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是

A.R1—地级市,R2—县城,R3—集镇
B.R1—镇江,R2—南京,R3—上海
C.R1—省城,R2—县城,R3—乡镇
D.R1—北京,R2—上海,R3—重庆

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R1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R2比R1提供的职能种类少
C.R3的城市级别最高
D.R3的服务范围小于R2

三个城市服务功能符合规律的是

A.R1—小学,R2—中学,R3—大学
B.R1—中学,R2—大学,R3—小学
C.R1—小学,R2—大学,R3—中学
D.R1—大学,R2—小学,R3—中学

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示意”。读图,回答问题。

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15%
B.35%
C.55%
D.75%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下图为某校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最佳位置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