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点作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该质点( )
A.在0至0.01s内,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 |
B.在0.01至0.02s内,速度与回复力同方向 |
C.在0.025s末,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 | |
D.在0.04s末,速度为零,回复力最大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靠摩擦传动,两轮的半径R∶r=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1;若改变转速,把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2,则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b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弹簧水平,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两弹簧的伸长量x1与x2之比为
A.![]() |
B.![]() |
C.![]() |
D.![]() |
半圆柱体M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PQ,M与PQ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系统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F使PQ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N落到地面以前,发现M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M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B.MN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
C.PQ对N的弹力逐渐减小 |
D.PQ和M对N的弹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
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
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不计的柔软薄纸带。现将质量为M=2kg的A物体和质量m=1kg的B物体轻放在纸带上。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初始位置数据如图,A、B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5、μB=0.8(sin37°=0.6,cos37°=0.8,g取10m/s2)。则
A.物体A离开纸带前匀加速下滑,物体B静止不动
B.物体A离开纸带后匀速下滑,物体B匀加速下滑
C.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后,A物体滑离纸带需要的时间是0.8s
D.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后,B物体经1.8s到达水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