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他指出:“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材料二 2011年1月2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从1979年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中美合作新篇章开始,中美合作关系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尽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和困难,但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为中美两国的发展,为世界和地区的繁荣稳定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要做伙伴而非对手是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中美要做伙伴而非对手,已成为双方的主流民意。中美要做伙伴而非对手,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期待。中美要做伙伴而非对手,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1)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美两国为什么要加强中美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
(2)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美为什么要做伙伴而非对手?
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媒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某校决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下面是围绕这件事的一段父子对话。
子:爸爸,你知道吗?博物馆、纪念馆对我们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啦!
父:免不免费,没什么意义。
子:明天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
父:你还不如在家做几道练习题呢。
(1)这位父亲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免费开放、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纪念馆等,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材料二: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材料三: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磨难与光荣并行的年份。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某班同学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时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献给坚强的中国
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加油,同胞! 加油,中国!
同学们被诗中流露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感动。
(3)结合材料,分析当前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某校曾就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法纪意识“认为只要不违法,学不学法无所谓”的占15%;在道德建设方面“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的占10%;在同学关系方面“认为与同龄人发生矛盾时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占20%。为此,学校准备开设“道德银行”。根据同学们良好道德行为表现,评估折算成“道德币”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品德行为纪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学校为什么要开设“道德银行”,重视学生的品德行为纪录?
(2)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2009年5月18日上午,投资近3000万元的盐城市区陆公祠修复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修复工程的重要环节——陆公祠文化街举行了开街仪式。陆公祠文化街特点明显:依托陆公祠而修建的城市商业景观和旅游目的地,旨在大力弘扬陆秀夫忠烈报国的爱国精神,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城市文化名片;是人文荟萃之地、区域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字画、古玩和收藏品的鉴赏与交易市场定位,为盐城与周边地区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交流平台;是为数不多、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文脉的传承载体,其明清仿古建筑,继承了传统建筑肌理,彰显了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与陆公祠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盐城市政府开展陆公祠修复工程的重大意义。
(辨析)生活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自然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