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富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水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无,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 B.商品经济活跃 |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
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于丈夫;现在,他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
有史家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其中汉武帝加装的“软件”,主要是( )
A.分封制 | B.内朝制 | C.外朝制 | D.中书门下 |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
当代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
A.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 B.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
C.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 D.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