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表达不正确的是
A.![]() ![]() |
B.NaCl的电子式:![]() |
C.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 D.碳-12原子:12 6C |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HCl)=1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
B.图2:n(NaOH)=1mol,CO2逐步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
C.图3: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
D.图4:n(HNO3)=1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混合
Ba2+ + 2OH – + NH4+ + HCO3 – = BaCO3↓+ NH3·H2O + H2O
②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 4NH3·H2O = 4NH4+ + AlO2 – + 2H2O
③把Fe(OH)2固体投入到稀HNO3中:Fe(OH)2+2H+=Fe2++2H2O
④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加热,刚好使NH4+全部转化为NH3:NH4++Al3++2SO42-+2Ba2++4OH-NH3↑+Al(OH)3↓+2BaSO4↓+H2O
⑤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⑥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NH3•H2O + SO2 = 2NH4+ +SO32‾ +H2O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⑥ | D.②④⑤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
![]() |
![]() |
![]() |
结论 |
能组成ZnCu原电池 |
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
白色沉淀 为BaSO3 |
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制取(可加热)、净化、收集氯化氢 |
下列相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可以证明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B.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说明已达滴定终点 |
C.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准确称量NaOH 1.920 g |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熔化但不滴落,是因为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31g白磷含有的P—P键数为NA② 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③1mol铜与足量硫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④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阴极析出32g铜时,线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⑤0.84 g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03NA⑥3.9gNa2O2吸收足量的CO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0.05NA⑦标准状况下,3.2g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0.1NA
A.①②④ | B.④⑥ | C.③④⑤ | D.④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