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提出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木板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①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
②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该小组内同学们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 – h图线,如图丁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2)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待测电源E,非理想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各一只,阻值范围为0~9999Ω的电阻箱一只,电键一只,电键一只,导线若干。请您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三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并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您认为以上方案中,最优的实验方案是 ,若用该方案进行实验,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是:E测 E真,r测 r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某同学想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他可通过描迹或拍照片等方法来探究。实验时,先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固定坐标纸,让小球做平抛运动,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再以竖直向下为y轴方向,水平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y),根据两个分运动的特点,利用公式y=,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再利用公式x=,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表达式为。
(2)下面做法中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
C.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
某同学在做多用电表测未知电阻的实验中:
(1)测量某电阻时,用“×100W”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_档(填“×10W”或“×1kW”),换档后,先要______________。
(2)换挡后,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某电阻R的阻值,表盘的示数如上图,则该电阻R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Ω。
(3)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
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30Ω) |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20kΩ) |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
滑动变阻器R1(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
滑动变阻器R2(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
实验台上已放置开关、导线若干及电阻R,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则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滑动变阻器选。
(4)在答案卷上相应方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些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点和点;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测量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利用上述数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若表达式成立,则可验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读出以下仪器的读数:
(1)电压表读数:(2)电流表读数:
(3)游标卡尺(10分度)读数:(4)螺旋测微器读数: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
(1) 利用图所示装置,测定平抛初速时,应注意:在安装斜槽轨道时,除了要使斜槽处于竖直平面内,还应使;小球每次均应从静止释放。
(2)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已知物体是从原点水平抛出,经测量
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