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生物生存的主要能源,则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太阳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B.太阳活动
C.核聚变反应 D.核裂变反应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当日(  )

A.

甲地昼长夜短

B.

乙地昼短夜长

C.

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

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2)甲地位于乙地(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

A.

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

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

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

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 4 . 6 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 1 . 5 % 。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

加速区域城市化

C.

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

完善区域铁路网

(2)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

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

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3)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B.

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

C.

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

D.

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欧洲西部

B.

南太平洋

C.

南美洲中部

D.

中亚地区

(2)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

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B.

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C.

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D.

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如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

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

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D.

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

东部低西部高

B.

东部高西部低

C.

自北向南递减

D.

自南向北递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