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A处为 ,B处为 。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3)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 处;A、B两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
(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加剧 作用
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加剧。
(5)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选)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A.旅游地理
材料一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中华寿山”、“国山”等众多称号,但泰山两次和 “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后,泰山才正式列入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材料二 泰山登山索道图
(1)简要分析泰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重要意义。
(2)读图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登山索道,方便了游客。然而这一工程引发了诸多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B.自然灾害与防治
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图示意黄河某河段水系分布。
(1)读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C.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3月21日至22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
材料二 图为“2010年3月21日至22日全国沙尘落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概述沙尘落区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
(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该耕作法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粮食收割后,不焚烧作物秸秆,而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 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保护性耕作法”实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前后,N地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2)N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
(3)就保护M地和N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二 若陆地上的外流河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下游河口处,流速慢了下来,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就形成了河口冲积岛。
(1)说明河口冲积岛的主要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分析图中古沙洲的演变过程。
(3)说明崇明生态岛(图中A岛屿)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读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该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道路,据公路建设一般性原则判断:国道是 ,地方性道路是 ,判断的理由是
(2)该地区计划在A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在 和 城市之间应再建设一条公路。(填字母)
(4)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建设 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乙、丙三个地区中,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是 ,传统工业区是 ,至今工业化尚未普及的是 。
(2)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 型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乙工业区的企业一般以 (轻、重)工业为主。
(4)乙工业区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 ,甚至 。
(5)由b图和c图分析,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乙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