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认为自己只要也有这么一副漂亮手套,就可发生同等威力。柏杨的比喻
A
.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 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
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批评了当时的“中体西用”观念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 A.“粮票布票”、“信用卡”、“互联网” |
| 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 |
| C.“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
| D.“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 |
1978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
|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轻工业 |
|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