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因为我这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过去他遭受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 ……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相通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保。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温暖,很愉快。他竖赶快羽毛,伸出他细长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相到会有这么幸福!”选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 , 著名童话作家。(3分)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选文描写丑小鸭时,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方法,试找出相应句子。(3分)
(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和下面哪个成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
A.花好月圆 | B.柳暗花明 | C.闭月羞花 | D.花香袭人 |
联系全文,丑小鸭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有人说丑小鸭最终变成美丽天鹅,并非自己努力的结果,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说明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盐 湖
①过去以为盐是一种稀缺的物质,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可能与盐一直为官方专卖有关。去了柴达木盆地,去了青藏高原,你会惊讶地看到:盐是一种风景,是可以用辽阔来形容的一种景观。你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盐湖,看到了湖底洁白的凝乳一样的盐晶体,看到了湖边一簇簇盛开的盐花,更看到了一座座银色丘陵一样的盐山。
②中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湖水的含盐量增加,湖水中的盐类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甚至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盐类的沉积矿床。
③茶卡盐湖,是世界最大的食盐基地,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青海省乌兰县境内。史载西汉时期这里就有人采盐食用。而2010年的最新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茶卡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这就将人们对茶卡盐湖可能的开发利用又大大提前了。
④茶卡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成品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7%以上。这里的石盐矿层平均厚度为4.9米,最厚处可达15米,已探明的盐储量在4.4亿吨以上,可供全国人民食用70多年。在茶卡盐湖,只要揭开湖面上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厚的一层混有泥沙的卤盖,下边就是厚达几米至十几米的盐层,将盐矿采出后用水冲洗干净,就成为原盐了。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但盐湖能为人类提供的矿物还有石膏、芒硝、镁盐、碱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是一个以液体钾盐为主,固、液态矿并存,并伴生硼、锂、镁、溴等元素的综合型大型钾盐矿床,氯化钾的总储量达到5.4亿吨。
⑤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盐湖分布广、数量多,盐湖的矿产、生物、环境等资源可开发的潜力极大。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科学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盐湖产业链,对西部的发展建设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文章的说明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我国盐湖的分布情况、茶卡盐湖的位置及盐湖的利用前景。 |
B.介绍我国盐湖的分布情况、茶卡盐湖的开发利用、盐湖的开发。 |
C.介绍我国盐湖的概况(面积和形成原因)、茶卡盐湖的开发利用、盐湖的利用前景。 |
D.介绍我国盐湖的概况(面积和形成原因)、茶卡盐湖的位置及盐湖的开发。 |
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举例子 | B.举例子分类别 | C.列数字作比较 | D.列数字作诠释 |
阅读第②段概括“盐湖”形成需要的条件,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形封闭而低洼。 | B.有向湖泊汇集的河流而湖水难以外泄。 |
C.受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 | D.地形是山间盆地。 |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到现在为止,盐都是一种稀缺的物质,一直是官方专卖。 |
B.我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盐湖都是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 |
C.茶卡盐湖除生产食盐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 |
D.盐湖资源可开发潜力极大,目前已开发的盐湖只有一小部分。开发盐湖资源,对西部的发展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植物学
①父亲是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摸透了植物的秉性。
②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我经常软硬兼施,将他老人家接到城里小住。每每住了两天,他就神不守舍。我知道,他是惦记他的庄稼。有一次,我执意挽留他多待几天,我说:“现在是农闲,你急着回家千啥?”他的回答叫我哭笑不得。他说:“眼下正值水稻灌浆,我得盯紧点儿,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谁偷奸耍滑。”老小老小,父亲年纪大了,是不是返老还童?父亲却严肃地说:“就像小飞(我的儿子)他们上自习课,老师为什么还得坐堂?老师要是不照面,他们不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吗?你别看水稻,没有成熟之前,也是孩子呢,哪有孩子不活蹦乱跳,像大人一样自觉遵守纪律的?它们若是打盹偷懒,结的穗不打秤,准得减产。”他老人家似是而非的触类穿通,让我瞠目结舌。
③我是农校毕业,父亲这套耸人听闻的植物学,我领教过不是一回。有一次,父亲身体有恙,我顺道回家看他,他已初愈。说好了下午就得返程,其实是想和父母多聊几句。父亲却依然吃了饭扛着锹下地。母亲嗔怨道:“看你急不可耐的样子,你不能等他们动身再下地吗?父亲说:“我已经几天没下地了,正闹稻瘟,虽然打了药,也不知道好了没有?”母亲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父亲指了指我,低声说:“得了病的人,亲人看望,心里不是舒服许多?患了病的庄稼和生了病的人一样,脾气都大。”在父亲眼里,庄稼不是作物,而是人具备了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活没活,他都要去看他的庄稼,和作物套近乎。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踏实。他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地里的庄稼就像演员,没有观众捧场它们会演得投入吗?没事,在田埂上转悠,哪怕是深情地看上它们几眼,它们也会受到鼓舞,投桃报李。
④在父亲看来,植物是人,而人是有脾气韵。小时候,柿子吐红,我们饥不择食地摘,往往生拉硬拽。可柿予却总赖在枝头依依不舍,索性买珠得椟,将柿树枝条也折下来。父亲看了很心痛,说:“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折枝,柿树不痛吗,来年柿树还敢坐果?柿树也是有记忆的。”父亲教了我们一招:抓住柄,反方向、顺方向各旋3圈,柿子就乖巧地落到我们手中。父亲说:“不要对柿子蛮横无理,它天生的倔犟,得顺着它,才能手到擒来。”父亲的某些举止,荒诞不经。比方说,隔那么一段时间,他会在屋前院后拍树,大有把树千拍遍的况味。父亲的解释是,他拍树,就像长辈拍晚辈肩膀,让这些树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亲呢。树就会攒着劲长,结出大的果子长出粗的腰围。苞谷吐缨,他顶着骄阳,钻进玉米地,汗涔涔地与谷穗们一一握手,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帮助苞谷人工授粉。父亲的滑稽镜头,惹得村人嘲讽他是领导下基层视察。父亲我行我速乐此不疲,他说:“苞谷也像人,本来就是餐风宿露的光头百姓,你若是袖手旁观,它们会伸出谷穗的手来?你不嫌弃它们,主动伸出手,让它们感到和蔼可亲,它们一激动,恨否能伸出双手。”
⑤父亲还喜欢和植物说话。记得有一回,我从家里的棉地经过,摘棉的父亲正在和谁唠嗑。四顾,茫然无人。我想,许是父亲一个人劳作,自言自语,打发寂寞。那年的初冬,父亲哭丧着脸,说是到城里住了几天,没有和棉蕾拉呱儿,秋蕾抿紧嘴巴缄默不语,忘了吐絮。原来,父亲是在和棉花说话,父亲固执地认为,他一开口,棉蕾就会答腔。籽棉,是棉花的大段道白。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了。
⑥在父亲看来,死了的植物,也是活的。只不过以另一种形态活着而己。
⑦小时候,我锄地,锄头脱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将锄楔上去,没锄出一畦,义脱了。父亲将锄楔上,放到沟里浸浸,再锄,就不容易脱落。父亲提醒:“锄头渴了,你得勤勤地给它喝水。喝足了,它埋头干活,就不松懈卖呆了。树渴了,不是得给树喝水吗?”我说:“锄柄虽是树,但不是死了,还要喝水?”父亲说:“树死了,它的魂还在。记住,每一种植物,包括它的躯体,都是一条生命,都得善待。”
⑧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庄稼汉的植物学,也学到了一个庄稼汉做人的道理。文中说父亲“摸透了植物的秉性”,其实在父亲眼里,植物的秉性就是
文章围绕父亲和植物打交道写了多件事,请概括出其中三件:
(1)水稻灌浆时,像对待淘气的孩子一样盯紧;(2)
(3)__ (4)__文中画直线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看,这些句子的共同点是.
由此可以看出父亲的性格特点。作者用“似是而非”“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奇谈怪论”等贬义词来评价父亲的植物学和他的行为,这与第⑧段的表述似乎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一段中经过二十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
以上文字,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法,记叙了藤野先生指导和关心“我”学习的三件事:(1);(2) ;(3) 。
结合上下文,请从文中a、b、c三处中任选一处,指出语言描写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其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只年轻的鹰高傲的在蓝天上翱翔。它风驰电掣,傲然四顾,孤独地在空中盘旋。
温柔的黄鹂大胆地向它进言,说它的眼神太凌厉,太凶狠,许多动物都敬而远之,建议它把眼神变得①(温柔温暖)一些。虚心的鹰接受了黄鹂的劝告。
孔雀的美丽又给年轻的鹰一个忠告,让它改变拍动翅膀时的凶猛。在孔雀的指导下,鹰改变了它爪子的钩度与弯度,并跟孔雀学会了轻盈而又多情的在林间散步。
再后来,在丹顶鹤的热心帮助下,鹰改变了喙的弯度,变成了漂亮的流线型。
鹰的虚心立刻在动物王国里传为佳话,许多动物都一改往昔的态度和它成为了好朋友。鹰变得越来越温柔了,它不再孤独和②(寂静寂寞)了。
一条毒蛇听说了鹰的故事,半信半疑地爬到鹰和它的朋友之间,并在鹰的面前一口吞下了一只青蛙,其他动物吓得齐声大叫,都向鹰投去了求救信号。
鹰很生气,立即向蛇扑去。可是它的翅膀软弱无力,它试图用爪子抓住蛇的七寸,可怎么也抓不住,它想用喙啄蛇的头部,可还没有等它张开口,蛇就一口咬住了它的喉咙。
鹰死了,更悲哀的是:动物王国里四处传说着它的。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根据文意,联系“更”字将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朱成玉
⑴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⑵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⑶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⑷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⑸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⑹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⑺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⑻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絮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就是这个屋檐。
⑼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树的枝丫,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双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底下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⑽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⑾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向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您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⑿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⒀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⒁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⒂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⒃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⒄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们就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题目“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中的“疲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⑸段“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这句话,并简要分析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
作用:分别指出第⑼段及第⑽段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
(2)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作者为什么会深情地想起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