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百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该项法律规定()
| A.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
| B.调节财产所有人与占有人之间权利矛盾 |
| C.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
|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
|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
| C.“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
|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
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
|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
|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
|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
| B.顽固势力势单力孤 |
| C.维新变法已深入民心 |
|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
| B.维新派 顽固派 革命派 |
| C.保皇派 革命派 维新派 |
| D.洋务派 革命派 保皇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