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世纪初科学技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到10%,现在已达50%,有的发达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这说明()
①我国已开始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②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我国科技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1999年1月在杭州宣布,当今农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超级水稻的培育技术将由中国人率选攻破。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超过800公斤,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3~5年内将大面积推广生产,这是世界水稻育种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材料反映了()
A.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更新发展 |
B.科技发展导致农业商品化的提高 |
C.技术革命催生了新的产业部门 |
D.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 |
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式 |
下图是名为“中国牌”的邓小平漫画像,在这位中国现代化建设引路者手中的牌上,写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B.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C.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实行市场经济 |
D.同第三世界国家结盟,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
1988年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解释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